
一、品种与田块的选择:
1、品种:目前种植的是嘉善本地长蒲和杭州长蒲。特性长势强、抗病、耐寒性好,座果期长,果实长条型,
商品性好,产量高。
2、田块:地蒲根系发达,吸肥、吸水旺盛,一生中需要足量的水份,但又怕漫灌水。排水过爽的外围田一般
不适应种植地蒲,最好选择排灌方便,持水能力强的里进田。
二、育苗技术:
根据我县气候特点,一般在10/中-12/初为适宜播种期,地蒲的苗期,以4至5片真叶展开为界限,具体分
三个环节:
1、播前工作:A、苗床杀虫灭菌、防鼠。杀虫剂:敌百虫、灭菌剂、苗菌敌、浓度各800倍,浇洒苗床,并投
放灭鼠药。B、浸种处理。播前用55℃温水浸种15分钟后在常温中浸10小时,捞出,播在泥土疏松的苗床。种子播
后覆盖细土厚度至15厘米,然后清水洒透并盖上地膜,保温保湿。C、配制营养土:稻板泥100公斤加猪粪5公斤,
加过磷酸钙200克拌匀,用苗菌敌药液浇潮,盖上尼龙发酵7-10天待用。
2、苗期管理:A、薄肥多次。播种至出苗一般7-10天,子叶出土转青后,移入营养钵,滴浇活棵薄肥水。薄
肥配制:用人粪50公斤加磷肥0.5公斤,隔夜浸入发酵,后兑成10%浓度使用。B、利用日照控湿、调温。苗棚内
要悬挂温度计。充分利用日照,增加棚内温度,最适25℃左右,最低不低于12℃。遇到寒潮通过人工小环棚,盖
无纺布或草帘等措施调节温度。同时注意勤通风、换气,降低苗棚内湿度,抑止病菌,控止幼苗徒长。钵内营养
土表层保持干而不燥,是培育矮壮、健苗的关键。
3、防治病虫:苗期每隔7-10天防病治虫一次,防病药剂:多抗灵200倍或百菌灵500倍,也可用EM5或EM1-4
生物抗菌肥1000倍交替使用。杀虫剂:阿维菌素(杀虫素)2500倍喷雾。
三、大棚结构:
(1)选择"二立一顶"龟背式毛竹大棚,成本:宽度6米棚约1300元/100米长9米双加约1600元/100米长
(2)农膜选用高保温或多功能膜,用两膜裙围式覆盖,压膜带压膜。(3)内小棚选用无滴长寿功能膜,加
无纺布或草帘保温。
四、大棚内栽培技术:
地蒲秧令在一℃个月左右,为适宜移栽期。移栽后的棚内地蒲生长期间,外界气温变化无常,在管理上要随
机应变,一般操作掌握十个方面的环节。
1、基肥:分田板肥和棚内垄肥:田板肥;早熟晚稻10月20日前后收获,每亩施碳酸氢铵40公斤加过磷酸钙30
公斤,然后手拖全层旋耕。垄肥:6米棚内一棚二垄,每垄中间开沟一条,亩施猪灰30担,加高效复合肥25公斤,
同时可用6%含量EM固体发酵土生物肥50公斤撒施有机肥中,促进发酵,增加土温和供肥力。
2、种植密度:每垄1-2行单株株距约28厘米,亩栽600-800株。
3、滴管施肥:每垄在地膜下面放一条滴管,便于及时补肥。大棚内放一缸或挖一小潭为调配追肥浓度之用。
4、摘心整蔓:地蒲主茎5叶-7叶依长势及时摘心,促使侧蔓生长,侧蔓15叶左右摘心,并进行多次疏蔓,一
般侧蔓延伸到2.5米宽的小环棚边摘心较为合适。同时摘除老叶病叶、疯长叶。每株保留2-3个侧蔓为宜。
5、保温、控湿,大棚内昼夜温差大,最适28℃左右,最低12℃以上。中午高温避风口卸裙膜降温。湿度:要
看天、看温、看土、看苗,浇足底水基础上,滴管补水,不能过潮。
6、变性处理:人工摘心后侧蔓迅速生长。为获得理想的雌花,采用乙烯利4000倍间隔性喷雾。比例:喷8株
留1株,为人工授精留下雄花粉源。
7、摘花授粉:一般弱果不留,一根侧蔓,先留1条,待结果后10天左右再留。前期天冷花粉少,可用"长瓜灵
250倍,滴花柄处理,刺激座果,后期气温回升有花粉时,采取人工授粉。
8、调节棚内二氧化碳浓度:棚内二气化碳浓度,除经常通风换气降湿调节外,可放置二气化碳发生器,增加
棚内二氧化碳浓度,达到增加地蒲叶绿素,增强抗性,增加产量,特别增加早期产量。
9、追肥:叶面追肥。高效细胞分裂素2000倍或爱多收8000倍,植物营养宝500倍等。垄面肥,盛果期10天左
右一次,用尿素10公斤,兑水200倍滴灌。
10、防病、治虫、除草:主要病害有:白粉病、疫病、灰霉病等。病发生前期,用多抗灵、绿帮98防治,后
期用百菌灵、防霉菌素(杀虫素)2500倍或一遍净等。除草可用黑地膜加无滴白地膜覆盖或喷敌草胺300毫升兑水
100-250公斤,避免接触作物。